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是儒學,而儒學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一直是經學,也就是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就是十三經,即《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本書即以這十三部儒家經典為對象,對它們進行闡釋和導讀,梳
生物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機制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是基因。 億萬年來,細菌在與病毒經久不息的鏖戰(zhàn)中,演化出了一套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CRISPR。換言之,細菌會記住病毒的DNA序列,等后者再次入侵時予以反擊,切斷其DNA。億萬年后,生物圈的后來者人類認識了基因,解析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會了閱讀基
本書主要從儒學早期的經典著作,即四書五經中摘取編寫而成。五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含《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含《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從這些儒家經典著作中摘采了一千余條經典名句,后經刪汰、整理、分類編寫。 全書共分11個類別,計有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全書分十三個章節(jié),淺明而精辟地介紹了我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經典作品,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亦可看作是時任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與歷史脈絡進行的系統(tǒng)梳理。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
《SelectedSpeechesof2021WorldCitiesDayEvents》一書是世界日活動2021年活動的精選匯編,以中英文版的形式同時推出。主要展示城市日2021年的各類主場活動、系列活動,包括主題活動、論壇、展覽、展示等,對世界城市日相關活動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對通過這一平臺在推動國家新型城鎮(zhèn)
《世界城市日活動成果精粹·2021》一書是世界日活動2021年活動的精選匯編,以中英文版的形式同時推出。主要展示城市日2021年的各類主場活動、系列活動,包括主題活動、論壇、展覽、展示等,對世界城市日相關活動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對通過這一平臺在推動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全球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總結。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xù)刊》是一部史志目錄匯集與整理的大型叢書,對所收之書,每種都精選底本,加以標點校勘,旨在學學界提供質量上乘、便于閱讀的版本,是史學、目錄學、文獻學、圖書史、學術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多個學科領域研究者的必備之書!独m(xù)刊》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的基礎上,對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之作進行
為了全面地掌握佛山地方文獻的存世情況,佛山市圖書館從2014年開始搜集整理佛山歷史文獻書目信息。歷時六年,基本摸清了佛山歷史文獻的存世和出版情況。《佛山歷史文獻版本目錄》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刻印的佛山歷史文獻2413種,分為經、史、子、集、類叢、新學六大類,在每種文獻下著錄存世的版本,屬于地方性歷史文獻工具書。著
盛世修志,志載盛世,鑒古頌今,垂鑒未來,澤惠千秋。農村是中國的根脈,也是國家大廈的基礎。打開中國的地圖,方林村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村子,它和我們中國所有的農村一樣,從改革開放的那一年起,走上了風風雨雨的歷程,四十年風云四十年歌,四十年提筆書春秋。方林村也實現(xiàn)了“村民比市民富、村容比城市美、生活品質比城市高”的改革四
《老子》,也稱《老子道德經》《道德經》《道德真經》《五千言》,是《圣經》以外譯本最多的經典。它是中國哲學走向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案例,但目前尚無完整的譯本目錄,以此,作者編寫了此總目。相關總目原發(fā)表于《國際漢學》,當時收入73種語言的1576種譯本,本書在此基礎上又有增益,現(xiàn)有97種語言的2052種譯本。這一豐富的材料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