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輯錄了傳世史籍和出土文獻中涉及后涼的人物、事件、地理、文學、藝術(shù)、宗教等內(nèi)容資料,始于383年前秦苻堅命呂光西征,迄于403年呂隆投降后秦。有些涉及后涼宗室人物的史料雖超出后涼史(385—403年)范圍,但仍收錄在內(nèi)。傳世史籍所涉及資料,按正史類、編年類、載記類、地志類、佛典類、類書及其他類等進行分類整理,每條
因《齊書》規(guī)模宏大,卷帙浩繁,不便于觀覽,我們特意精選《齊書》四編的標識性元典文獻的代表性版本各兩種,共八種,各選取十頁,合為一冊,名為《〈齊書〉菁華》。
史學大師蒙文通先生曾在1933、1934年兩度為北京大學開設(shè)“魏晉南北朝史”課程,本書即以課程講義為底本整理而成。這是蒙文通先生現(xiàn)存唯一一部魏晉南北朝史系統(tǒng)論著,其中民族遷移和古代制度變遷等內(nèi)容尤其能夠反映作者長于思想史、民族史、歷史地理的治學特色,極具學術(shù)價值。
玄鳥文叢是我社策劃的一部文史哲學者的學術(shù)隨筆集。該書稿為王子今先生學術(shù)隨筆匯編,共分為三組:秦漢文化史瑣談;秦漢研究的學術(shù)史;“秦漢之規(guī)摹”:帝制時代的社會文化。分別從秦漢時期的文化史、學術(shù)史、社會史向我們展示了秦漢時期的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禮儀制度、文化制度,描繪出華夏民族在秦漢時期的精神風貌和時代精神。概述了秦漢閎
本書講述了張騫受漢武帝指派,統(tǒng)領(lǐng)100人出使西域,中途遭匈奴扣押,他不忘使命,逃脫后與西域的康居、月氏,烏孫等國建交,溝通中西文化,回國后又與霍去病共同領(lǐng)兵,利用熟悉西域地形優(yōu)勢,共同抗擊匈奴的歷程。本書首次從宏觀歷史的視角出發(fā),整合中西方史料,全面展現(xiàn)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的全過程,凸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秉承和平、誠信的外交
《漫畫晉朝二百年》是一本晉代歷史入門讀物。本書以令人捧腹的漫畫拉開晉朝歷史大幕,生動再現(xiàn)晉朝風云激蕩的歷史與風俗文化。全書分為兩章,第一章以時間為線介紹晉朝歷史,第二章展現(xiàn)晉朝風俗文化,再現(xiàn)晉代百姓生活圖景。全書以文字為主,漫畫為輔,作者用忍俊不禁的語言和生動幽默的漫畫,輕松有趣地講述晉朝歷史及風俗文化,為讀者進行了一
《三國史話》是呂思勉為大眾所寫的一本歷史科普讀物。作者從“宦官”“外戚”“黃巾”和“后漢的地理”等方面寫起,還原史實真相,對董卓的擾亂朝綱、曹操的崛起、司馬氏的興盛衰亡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時還為一些被文學丑化的人物“辯誣平反”。語言通俗生動,既糾正了人們對三國歷史的認識偏差,又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本書收錄來自中國、日本等地的魏晉南北朝史論文13篇,分為4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評價2022年度中國、歐美等地對魏晉南北朝歷史的研究成果,如《2022年中國大陸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綜述》《2022年度歐美學界魏晉南北朝研究回顧》;第二部分為近年比較熱門的專題綜述,如《近5年來北朝時期佛教造像研究綜述》《六朝建康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這是一本對漢代文化進行研究的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為漢代文化概述,論述了漢代制度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漢代精神文化、漢代文化特色與形成原因。第二章為漢代思想與學術(shù),主要研究了漢代思想學術(shù)發(fā)展概述、漢代學校教育、漢代經(jīng)學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三章為漢代文學,主要就漢代文學概述、漢代散文、漢賦與漢詩、漢代傳記、漢代小說與戲劇展開論述。
本書是柳春新先生以專題論文為基礎(chǔ)撰寫的一部政治史著作,深入探討了從漢末王綱解紐到西晉重歸統(tǒng)一約百年間的政治變遷。全書從宏觀形勢、社會風氣、政治文化、制度結(jié)構(gòu)、政治事件、家族個案等角度,論述了漢末袁氏政權(quán)、曹操政權(quán)、曹爽集團、司馬氏政權(quán)等統(tǒng)治集團的發(fā)展演變與斗爭興衰;分析了不同階段統(tǒng)治者如曹操、魏文帝、魏明帝、晉武帝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