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評估與工作總結及中央媒體相關報道,分為高位推動、地方實踐、新聞宣傳三部分,高位推動部分匯編了水利部水資源司、河湖司、水文司、南水北調司、調水司、海河水利委員會的補水評估與總結報告,地方實踐部分匯編了北京市水務局、天津市水務局、河北省水利廳、山東省水利廳的補水工作總結,新聞宣傳部分
本書以央視欄目“江河奔騰看中國”為藍本,選取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太湖、閩江、塔里木河、萬泉河、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江河,著力展現(xiàn)江河奔騰、川流不息的壯美自然畫卷,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流域發(fā)展盛況以及依水而居、安居樂業(yè)的百姓生活圖景,以江河之美映襯時代之美,以江河之變反映國家之變,以江河之興展現(xiàn)國家之
本書是一部新聞作品集,編入2023年內在國家、省市各級新聞媒體上公開發(fā)表的反映大連市工會工作的新聞報道200多篇,分為言論篇、消息篇、通訊篇三部分,記錄了2023年大連市的工會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這些文章真實記錄了一年來大連市百萬職工建功新時代的卓越貢獻,見證著產業(yè)工人勞動筑夢的時代風貌,展示著工會
本書力圖還原黃金部隊40年光輝歷程,在立足原三總隊、十二支隊的資料基礎上,克服疫情影響,走訪自然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黃金指揮部)、西寧中心(原黃金六支隊)、廊坊中心(原二總隊),并通過網絡收集哈爾濱中心(原黃金一總隊)、呼和浩特中心(原黃金二支隊)、?谥行(原黃金九支隊)等各師團級單位歷史資料。
本書收錄了作家安瀾近三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fā)表的10篇作品,包括《延安著好色山青不負人》《兩把镢頭兩代人林地花海南泥灣》《云上村莊的光明路》《山歌》《索洛灣答卷》《一路向西》等。作品集展現(xiàn)了作家近年來堅持現(xiàn)實主義方向創(chuàng)作的追求,關注”退耕還林”生態(tài)工程,關注陜北農民的思想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fā)生的根本性轉變,關注
本書是一部報告文學作品,以紀實的方式書寫了茶葉專家王醫(yī)鳳與茶結緣的傳奇一生。王醫(yī)鳳于1943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因父母工作調動,他也跟著多次轉學,后考入湖南農學院園藝系茶學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部隊當學員兵,獲“五好學員”稱號。1970年,王醫(yī)鳳主動要求調湖南省江永縣回龍圩農場當技術員。其間,他制定
本書以生動精妙的文字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記錄了我國深海戰(zhàn)略性高技術發(fā)展之路。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斗者”號,從立項、設計、研制到海試,我國自主攻堅,構建起全海深潛水器譜系,接連創(chuàng)造世界同類作業(yè)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皣乐斍髮、團結協(xié)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指引一批科研英才實現(xiàn)了深海裝備技術的自
本書以兩位耄耋老人大半個世紀的感人故事為切入點,折射出新中國第一代建設者的時代背影;貞浭加诳箲(zhàn)時期,從謀生于動蕩亂世的少年時代,到1956年考入大學的青春年代,再到響應“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號召,支邊服務國家林業(yè)建設,晚年居于陋室,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
本書通過講述10位極具代表性的新型職業(yè)農民的故事,從他們的理想追求,從他們植根大地的成長史,從他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全面展現(xiàn)我國當代各發(fā)展階段的農耕文化與精神及其在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彰顯勤勞、樸實、肯干、堅忍和勇敢的新中國農民形象。
本書將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歷程輔以文天祥相應的詩歌文論,夾敘夾議,敘述了文天祥光輝的一生,特別是抗元苦戰(zhàn),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義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凸顯了文天祥對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對匡扶國家社稷的崇高責任感與使命感,在任何危艱情況下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