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收錄馮至先生翻譯的歌德、荷爾德林、海涅、尼采、格奧爾格、里爾克、布萊希特等詩人之作及民歌。歌德是魏瑪古典主義蕞著名的代表,本書收入了他蕞著名詩作如《普羅米修士》、《浮士德》選段等,以及譯者代表性研究作品《淺釋歌德詩十三首》。海涅是19世紀最重要的德國詩人之一,本書收入《海涅詩選》、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和《集
本書對“直譯”和“意譯”這組概念進行追根溯源式的考察,勾勒出這兩個關鍵性的翻譯術語及其所對應的翻譯方法在產(chǎn)生和流傳過程中的軌跡。
《近代文學批評史》是美國當代著名批評家、學者、比較文學巨擘雷納·韋勒克的代表作。是文學批評史領域開創(chuàng)性的也是總結性的巨著。《近代文學批評史》共有八卷,論述了從1750年到1950年跨度長達兩百年的西方各國文學批評的歷史。由于作者造詣深厚,資料豐富,表達清晰,因此把一部常人想來艱澀難懂的理論專著寫得深入淺出、明白曉暢,贏
《美國文學導論》是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和艾斯特爾·森博萊因·德托雷斯·都甘合寫作品,從乘坐“五月花”號的清教徒在東海岸登陸的那個早晨寫起,梳理了三個世紀里的美國文學歷史。這本書沒有止步于精神分析、社會歷史等編排線索,而是聽從于作品的召喚,穿插以別的大部頭作品沒有涉及的題目,比如偵探小說、科幻小說、西部文學和紅皮膚原
本書記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編輯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經(jīng)驗教訓。它的目標受眾是讀者和作家,是那些關心寫作、關心如何寫作和提高寫作的人。我們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學會如何寫得更好。在堅持事實方面,我們毫不含糊。非虛構遠不止于事實確鑿,可是它的出發(fā)點,就是不要憑空捏造。我們同樣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們認為,小說的各種技
福建師范大學陳慶元教授研究中古文學成果的匯編,對中古文學的多個面向展開深入討論。
本書針對編劇入門者的知識需求,編選了中國戲曲、外國話劇及中外影視編劇中關鍵詞匯與術語,分為劇作元素、劇作結構、劇作技巧、劇作類型、劇作論著等部分予以介紹。
本書對元好問詩文集及著述的流傳、版本系統(tǒng)等方面作了認真的梳理,對于元好問及金代文學研究有推動作用。
《嶺南學報》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蔡宗齊教授主編,收錄中國古典文史哲研究方面的專業(yè)論文。所收文章具有學術前沿性,且均為首次刊發(fā)。
本書為“中華譯學館·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之一。全書收錄了著名翻譯家傅雷的代表性譯文。全書包括三大部分:前言、代表性譯文和譯事年表。前言包括傅雷生平介紹、傅雷翻譯活動和翻譯思想、傅雷的譯作分析、代表性譯文選擇的原因等。代表性譯文包括《約翰·克利斯多夫》等作品。譯事年表,按現(xiàn)有考查成果將傅雷的翻譯實踐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