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從專業(yè)角度分析了如何評賞書法作品,作者針對大眾評賞書法作品的弊病和概念模糊,提出“五講四美”的評賞標準,“五講”,即一講傳統(tǒng)、二講法度、三講用墨、四講文字、五講內容!八拿馈,即一線條美、二結體美、三意境美、四款式美。讀后便知評賞書法作品從哪里著眼,并能分析出書法作品的優(yōu)劣,所以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類工具書。此外
蘇金成,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1985年首屆現(xiàn)代書法展在北京舉行后,引起了大范圍的對現(xiàn)代書法的深入思考和探討。直到2020年,現(xiàn)代書法創(chuàng)作的高潮雖早已過去,但仍有諸多學者對現(xiàn)代書法作相關討論。本書匯編了關于現(xiàn)代書法的一些重要資料,包括刊物文章、作品集、理論著作、學位論文等的題錄信息和觀點摘抄,以及重要展覽介紹等。主
《中華書法大字海(全五冊)》是一部大型書法藝術工具書,是對中國歷代書法藝術書寫的總結性成果。本書編撰注重體系性、歷史性、經(jīng)典性與實用性,匯集了從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戰(zhàn)國秦漢簡牘帛書、漢代碑刻隸書到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歷代書法名家的傳世楷書、行書、章草、今草及碑刻、造像題字等歷代經(jīng)典單字
本書是一本專門針對歐體書法學習者書法臨摹練習使用的精講放大字帖,將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按照書寫技法由易到難的順序,分別介紹了楷書七種主要筆畫的書寫方法、例字解析,并精選符合訓練學習的部分例字供大家臨摹。同時對書法常識進行簡單介紹,從工具的使用到基礎技法與章法,以及集字創(chuàng)作的方法,以便讀者在自學過程中更容易學習、理解
《書道全集》初版于昭和五年(1931年),日本平凡社下中彌三郞主持出版,在日本對書法文化承具有里程碑的價值,后又有昭和二九年(1954年)、昭和四十年(1976年)兩種版本,三種版本重印共二十余次。之后的書法書籍多以此書為標桿!稌廊烦醢,中國部分比例較大,后出版本相對初版都壓縮了中國部分一定篇幅。本次出版整理《
一九四一年日本平板印刷出版《昭和法帖大系》,線裝十五冊,分楷書篇三冊、行書篇五冊、章草篇一冊、草書篇六冊,輯錄兩晉至唐幾乎所有書法名家的法帖,據(jù)中國古代各叢帖或日本藏家原跡影印而成,收錄諸多藏于日本珍稀版本法帖,如“三井本十七帖”“上野本十七帖”“宋拓閣帖中村克齋氏藏本”等。 本次出版以一九四一年版《昭和法帖大系》底
本書為王超書法作品集。王超作為河南書法青年后備人才,活躍于書壇,其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理論水平。本書精選其書法近作約50幅,作品以隸書為主和行書為輔,作品內容均為歷代詩詞歌賦、名聯(lián)詞句,章法形式多樣。其師從書法家云平先生,問學吳行、張繼諸名家。隸書取法乙瑛碑、張遷碑,法度嚴謹并有自家面目,行草書以二王、米芾為宗,開張舒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先生倡導并擔任導師的“蒲公英計劃”,面向全國各地的基層單位,重點對中小學書法教師開展以“審美居先”為目標的公益培訓,在全國影響很大。本書是溫嶺市教育局名師工作室——周峰博士書法工作室學員的書法作品、書法論文和書法教案的匯集。他經(jīng)過三年努力,培訓了第一期學員,這些學員大多是溫嶺教育界的
本書收集92幅中堂集字作品,涉及名言詩詞每一篇的結構由書法集字、釋文與賞析兩部分組成,整體而言,既有書法的直觀欣賞,又有深入淺出的美學探析,對于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具有出版價值。
這部書稿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中國古代簡牘帛墨書書法概論”,下編為“中國古代簡牘帛墨書文化方略”。上編集中探討了簡牘帛墨書的文字品種、內容分類、書寫工具、書法的筆法及結體特點、典型墨跡推介等內容;下編則探討了中國古代簡牘帛墨書書法對后世書法諸體的影響、中國古代簡牘帛墨書書法的文化方略、地位與價值、繼承與發(fā)展等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