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岐、馬尾和三坊七巷,以三個地理坐標為觀測點,可見嚴復的三個不同側(cè)面。這本書將三個地理坐標聯(lián)結(jié)起來,恰如三條曲折交織的路徑,將我們帶進嚴復豐富的生命世界。作者以生香之筆法,寫出活色之嚴復,讓一個早已被概念覆蓋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譯家回到具體的人生處境中,盡情展示他的大愛和小情、堅韌與脆弱、遠慮和近憂…&h
在近代東亞世界,西學東漸,凡是有心知曉世事,探究世變由來,思考因應之道,共向同循的,乃是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識的思想道路。畢竟,在時人具體身處的生活世界里,確實存在著前所未知的知識天地,或是寰宇情勢,或為新興學問,乃至于新式傳播媒介提供的訊息,好似廣袤無涯,總可吸引有心好奇之士探其究竟,明其奧妙。他們就像是進入了一座包
章太炎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他也可以算作致力于政治與學術雙向進路的典型報人!墩绿讏罂瘜嵺`與傳播思想研究》圍繞章太炎在報刊實踐、傳播思想(涉及新聞思想)兩個方面展開研究,關注章氏辦報所努力的三個面相:革命宣傳、輿論監(jiān)督和保存文化,分別對章氏不同時期創(chuàng)辦或參與的報刊進行縱向研究,這些報刊主要包括《蘇
啟蒙是“祛魅”的思想革命,新啟蒙則是祛“啟蒙”之“理性”之魅的再啟蒙。中國新啟蒙之“新”,在于既追尋現(xiàn)代性而批判傳統(tǒng),又對西方現(xiàn)代性進行審思批判。在晚清五四啟蒙運動以現(xiàn)代批判傳統(tǒng)的歐化思潮之外,另有一些思想明敏的啟蒙學者,對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進行辯證批判,如章太炎以佛莊批判進步主義的俱分進化論,魯迅以精神個人主義矯正現(xiàn)代歐洲
嚴復與梁啟超,兩位“轉(zhuǎn)型時代”的啟蒙先知,猶雙峰并峙,引領晚清啟蒙思想之風騷,并成為五四啟蒙諸賢的精神導師。作為中國啟蒙運動之父,嚴復是向西方借取現(xiàn)代文明之火種的盜火者。其《原強》等雄文開晚清啟蒙運動之先河,其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秩序之“自由為體,民主為用”的揭示,其譯作《天演論》激起的進化論思潮對儒家古典世界觀的沖擊,其輸
譚嗣同(18651898),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本書介紹譚嗣同的生平及其所著《仁學》一書,書前又著名清史專家戴逸的導讀,介紹戊戌變法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本書選入其中后期兩次具有代表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全書嚴謹大方,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乃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指引之書。
《大同書》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康有為的名著。在書中康有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義原則,批判現(xiàn)實世界;設計升平世的范式,規(guī)劃社會改造方案;進而展望大同境界,設計理想社會。湯志鈞先生的《導讀》,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從孕育、發(fā)展到定型的歷程,梳理了《大同書》從初創(chuàng)、增改到成書出版的經(jīng)過。
本書為梁啟超經(jīng)典散雜文選集。全書分為修身寄語、知性教育、家國情懷三個部分,擷取其講究學問、人生、趣味、教育等相關主題的文章,意趣盎然,發(fā)人深思,且兼具思辨性,有益于青少年讀者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其中《少年中國說》統(tǒng)編入選教育部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
·《回望叢書·我的祖父譚嗣同》是作者譚訓聰追憶其祖父清末維新斗士譚嗣同的文集,既有他人寫譚嗣同的記傳,又有譚嗣同生平撰寫的文章、與親朋至交的書信。按照時間的順序,寫清了譚嗣同思想的變化以及生平經(jīng)歷,讓讀者感受譚嗣同的人物風貌。本書可以帶您回到清末那個動蕩的年代,讓您回望那個年代不斷奮斗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