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18年11月舉辦的“貢布里希論壇暨文獻展”中相關議題的研究文章合集,作者不限于貢布里希研究專家,涉及藝術史、文化史等多個領域。書中,楊思梁、孔令偉、楊振宇、陳平、楊小彥等多位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角度出發(fā),圍繞貢布里希及其學術思想進行了深入探討與論述,其中蘊含的思考方向,將對藝術史及相關領域有著重要的價值。
意大利是一個很“現代”:的名字,我們能夠隨之產生的聯想大概是足球和品質品。不過,要是提到此地悠久一點的名字——羅馬,大家的態(tài)度似乎便立刻莊重起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俗諺明明白白地展現了羅馬作為“終點”的信心和榮耀。不過,那個羅馬早已湮滅,它的宏偉盛大要在何處尋覓?靜默無語的萬神殿,憑什么撐起了兩千年的光陰?米蘭的
《給孩子的藝術筆記》共8冊。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它為我們了解那些具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藝術價值的物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于普及藝術教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參觀博物館能夠讓我們的見識更加廣闊,胸懷更加寬廣。本套書以國別為綱,精選了包括中國、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國和意大
陽光、海浪、斗牛士的紅布、弗拉門戈舞舞者的裙擺、\"皇馬\"和\"巴薩\",還有那似乎永遠不能完工的圣家族大教堂……這些就是西班牙的全部了吧?不不不,遠遠不止!哥倫布已經揚帆,他將要去向何方?塞萬提斯筆下的老騎士是否平安回到了家鄉(xiāng)?畢加索畫作上的姑娘,為何是這般模樣?達利的夢境里,藏著什么樣的奇思妙想?還有神奇的建筑
冰天雪地的酷寒之地本不是孕育藝術的理想溫床,但“戰(zhàn)斗民族”的藝術之花偏偏倔強地在這里盛開,開得格外明艷動人又充滿力量。所以,俄羅斯的藝術里,總是有一抹硬朗堅定的底色。弗拉基米爾卡路上的風聲無比凄厲,伏爾加河邊的喘息那樣沉重,白嘴鴉飛來時的那一抹雪色是那樣清冷,松林早晨的縷陽光如此明媚,甚至帶著清香,查波羅什人在狂笑,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維特質。一提到德國人,人們總會想到這些詞:理性、嚴謹、認真、守時,等等。我想,你一定很好好奇:世人眼中不茍言笑的德國人,其藝術會是什么樣子?在這個盛產哲學家的國度里,藝術家會是什么樣子?在這個盛行工匠精抻的國度里,博物館會被造成什么樣子?來德國尋找答案,你會發(fā)現一切似乎正是德國“該有的樣子”。
一代代杰出人物揮斥方遒,在歷史的畫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遠的有各界偉人:莎士比亞、拜倫、培根、羅素、牛頓、達爾文,近的有熠熠閃光的明星:約翰·列儂、貝克漢姆、J.K.羅琳……為何會有如此璀璨的繁星,照亮歷史的夜空?大英博物館到底經歷了什么樣的過往,才沉淀出如此的恢宏雄壯?泰特美術館到底訴說著什么故事,才顯得如此感傷?
《給孩子的藝術筆記》共8冊。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它為我們了解那些具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藝術價值的物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于普及文化藝術教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參觀博物館能夠讓我們的見識更加廣闊,胸懷更加寬廣。本套書以國別為綱,精選了包括中國、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
據說世界上有兩本書薄,一本是英國人的菜譜,另一本就是美國人的歷史。歷史短,便格外渴求深沉宏大;歷史短,便格外包容先鋒前衛(wèi)。在這樣一個充滿碰撞、沖突、融合的國度,激情與躁動無處不在,一切都讓人格外好奇。到底是什么,讓古典與現代、高雅與通俗在這里切換自如?到底是什么,讓藝術與財富、文化與商業(yè)在這里渾然一體?到底是什么,讓藝
《古人的表情》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審美特質的有趣之書。作者收集了大量古代面具,并通過面具所表現的喜怒哀樂等表情,企圖還原古人的情感和表情,從而進一步探索古代社會的風俗、禮儀、文化等文明蹤跡。書籍突出古代文化的敘述,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同時具備神秘特質,描寫大眾所不了解的領域的知識,能激發(fā)引起讀者的興趣,同時作者運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