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構建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21世紀初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體系,實現(xiàn)了中國經濟思想史教學的古今貫通。由于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的研究和教學體系相對更為成熟,所以本教材更著力于對20世紀初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1950年到2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思想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研究,并與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為亞當·斯密親赴歐洲各地考察,于1776年發(fā)表的一部改變人類歷史的創(chuàng)世巨著。他總結了近代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經驗,批判地吸納了它之前的重要經濟理論,對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做了系統(tǒng)的整體描述,是現(xiàn)代經濟學的集大成之作。本書第一篇論述勞動、勞動產品分配到社會各階層的
西方的文化消費理論研究有四種相對成熟的范式。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將文化消費視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新形式,認為消費異化讓人失去了批判和反省的能力;社會學家們分析了影響文化消費的復雜因素,探究了文化消費與社會階層區(qū)分的關系;經濟學家們著眼于研究文化消費的內在規(guī)律以及運行機制等;生態(tài)學者注重研究文化消費對于調整產業(yè)結構、改
本書主要選取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雜志社主辦、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承辦的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2019)上的部分主體報告內容!吨贫冉洕鷮W研究》已經加入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shù)據(jù)庫(www.cnki.net)、中國臺灣?華藝數(shù)位股份有限公司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數(shù)據(jù)庫(www
劉國光是具有豐富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研究他的經濟思想具有重要意義。1、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適應新時代建成
本書研究的范圍起自19世紀70年代初期的邊際革命,止于20世紀30年代的凱恩斯革命。書中系統(tǒng)論述了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還以相當大篇幅論述了從馬歇爾經濟學到凱恩斯主義期間主流經濟學的發(fā)展和演變。
經濟學中的邊際主義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的大約50年間曾發(fā)展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20世紀30年代以后,主流和支配地位雖然被凱恩斯主義所取代,但作為一種分析工具,邊際分析法非但沒有被取消,反而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在凱恩斯主義逐漸失靈的形勢下,作為一種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體系的邊際主義學說,
凱恩斯是一位英文文筆一流的語言大師,這部書成書與1933年,嗣后成為英文寫作的典范。全部是由凱恩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所寫的散文和短論所組成。最早的一篇是他最終決定從《和約的經濟后果》一書中略去的若干片段。書中有不少是他為TheNationalandAthenceum寫的短文或隨筆。關于溫斯頓?丘吉爾的兩篇隨筆,還有關
本書擬對卡爾多經濟思想發(fā)展的歷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和闡釋,力圖把握其思想建構方式和歷史淵源,進而對卡爾多經濟思想在20世紀西方經濟思想史上的位置做出客觀評價。卡爾多在多個經濟領域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有貢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體現(xiàn)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均衡的分析、凱恩斯經濟理論分析、收入分配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因果探索、對均衡理論分析現(xiàn)實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