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論部》是儒學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藏?經部》《儒藏?史部》共同構成儒學文獻大廈!度宀?論部》基本是儒家理論,即儒學思想的資料匯編,按儒學的時代特征和專題,分為“儒家”“性理”“政治”“禮教”“雜論”五類,擬收書870種左右,預計分裝114冊。本次擬出版“儒家類”,收書百余種,分裝6冊。
《儒藏?論部》是儒學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藏?經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構成儒學文獻大廈!度宀?論部》基本是儒家理論,即儒學思想的資料匯編,按儒學的時代特征和專題,分為“儒家”“性理”“政治”“禮教”“雜論”五類,擬收書870種左右,預計分裝114冊。本次擬出版“政治類”,收書百余種,分裝17冊。
《儒藏?論部》是儒學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藏?經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構成儒學文獻大廈!度宀?論部》基本是儒家理論,即儒學思想的資料匯編,按儒學的時代特征和專題,分為“儒家”“性理”“政治”“禮教”“雜論”五類,擬收書870種左右,預計分裝114冊。本次擬出版“禮教類”,收書百余種,分裝16冊。
《儒藏?論部》是儒學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藏?經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構成儒學文獻大廈!度宀?論部》基本是儒家理論,即儒學思想的資料匯編,按儒學的時代特征和專題,分為“儒家”“性理”“政治”“禮教”“雜論”五類,擬收書870種左右,預計分裝114冊。本次擬出版“雜論類”,收書兩百余種,分裝44冊.
本書分六章,內容包括:儒學義理探尋、儒佛關系辨析、儒學形態(tài)述論、儒學開展省思、儒學價值評估、儒學現狀評說。
本書分為三部分,包括儒家生態(tài)哲學總論、河流文化與倫理研究、儒家生態(tài)哲學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人類文明未來發(fā)展的啟示等內容。
本書以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凝聚而成的傳統(tǒng)美德為主要著眼點,以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內圣外王為闡述線索,以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民族文化軟實力為服務宗旨,以現代或者后現代的道德狀況為時代語境,從哲學與思想的高度詳細地解讀中華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內涵,從歷史脈絡的深處挖掘道德觀建構的歷史基因和文化土壤。
陳鼓應是莊子研究著名學者,本書是他研讀《莊子》的心得。這本小書結構上分為四部分: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終結篇。生活篇借助《莊子》一書的夫子自述和莊子學生的散記,嘗試解開可靠傳記材料無多的莊子的身世之謎。生死篇借蝴蝶夢探討莊子的物我兩忘、人生如夢的死生和諧觀。終結篇比較研究了莊子哲學與西方哲學的異趣別志。思想篇則分別討
泰州地方舊志整理。本書纂修于明崇禎五年(1648),凡十卷圖一卷,分八志五十四目。綱目設置近于《[萬歷]泰州志》,又有所變化。志中強調紀民間疾苦,政事利弊,對于害政者如代征灶糧之事,多所采錄。每門前有總序,每目后有外史氏曰,行文中也常展開議論。《人物志》中專設《理學》一目,詳述泰州學派師承淵源、學術成就、主要代表人物情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