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畫冊為祖忠人的舞臺藝術攝影集,由上海市劇本創(chuàng)作中心編選,屬海上風藝術文叢。畫冊按時間跨度分為三部分:第一篇章《回眸·新起點(1978-1999)》,第二篇章同行·新世紀(2000-2011)》,第三篇章《放歌·新時代(2012-未完待續(xù))》,這些攝影作品包含戲劇類(話劇、京昆越滬淮評彈)、歌舞類(歌劇、舞劇、音樂劇)
在25歲那年的秋天,作者離開了自己在江南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決定孤身一人在北京生活半年。她用自己的鏡頭捕捉了公園落下的秋葉、冰封的河面、靜謐的雪夜,也記錄下了獨居時光中親人跨越千里的探訪,以及一個人獨自面對漫漫長夜時的內心獨白。這些精心挑選并定格的瞬間,不僅匯成了作者在北京生活半年的視覺日記,它們也蘊含了作者無法言說的孤獨
本書以影像為基礎,配以文字,圖文并茂地展示東湖的變遷以及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本書對強化文化傳承保護,促進臨海文化旅游有積極意義。臨海東湖為國家5A級旅游區(qū)-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qū)的核心景點之一,清文人俞樾有語云:“杭州有西湖,臺州有東湖。東湖之勝,小西湖也。”東湖風景優(yōu)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人們心目中的園林典范。本書作
文化是一塊土地千百年歷史精華的凝聚,是無數(shù)人心血和汗水的創(chuàng)造,也是一座城市的根脈所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需要我們懷著敬畏之心去弘揚和傳承。有了文化的滋養(yǎng),城市才能在發(fā)展中煥發(fā)生機、積蓄力量。組織編寫本書,是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對呈貢文化的一次集中梳理和總結。該書為攝影集,分為歷史記憶、蝶變故事、夢
本作品集基于《元點——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首屆大畫幅攝影藝術展》,不僅匯聚了130位中國當代攝影師的精心之作,更收錄多篇學術文章。作品集包含特邀的32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老藝術家們的作品。他們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時代變遷的每一個瞬間,用鏡頭定格那些稍縱即逝的珍貴畫面,成為時代變遷的見證者。來自全國各地的98位大畫幅攝影師,在數(shù)字化
本書是一本畫冊,被譽為“天下鹽倉”的西溪,歷史悠久,文脈深厚,西溪景區(qū)緊扣“文化鑄魂、融合創(chuàng)新、產業(yè)拓伸”的發(fā)展理念,建成集旅游度假、城市休閑、文化產業(yè)于一體的高品質旅游地。該畫冊抓住鹽城西溪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從歷史故事、文化記憶、住宿交通、生態(tài)環(huán)境、產業(yè)發(fā)展五個角度展現(xiàn)東臺西溪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宜業(yè)宜居、生態(tài)
微距攝影是攝影題材中迷人和神奇的領域,深受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喜愛。本書介紹了一種獨特的微距攝影方法和拍攝技巧。通過詩意樸實加幽默的語言,本書細致入微地描述了近百種昆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和奇特行為,揭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昆蟲秘密,并記錄下了昆蟲成長發(fā)育的精彩瞬間,同時闡釋了作者在拍攝中的感悟,以及對于自然哲學、人類和自然關
本書的作者盧躍剛是著名的報導文學作家、學者。他閱盡人間滄桑,卻在大自然面前有著細膩的視角和鏡頭觸感。在他旅居云南西雙版納的日子里,用手機拍攝周遭環(huán)境,用新聞紀實和街拍的攝影手法探索昆蟲們的生命世界——有沖突,有故事,有叢林法則,有社會倫理,也同樣有悲歡離合。這個拍攝角度所獲得的作品,不同于以往我們看到的“微距”題材作品
本書是一本記錄了北京動物園的大熊貓萌蘭成長歷程的畫冊,對大熊貓萌蘭的成長過程、性格特點和家族譜系等知識進行了介紹。本書客觀記錄了萌蘭從2017年到北京動物園后的點點滴滴,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萌蘭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長過程。本書作者曾祥錄為著名大熊貓攝影師,長期跟拍大熊貓,在北京動物園拍攝時間長達6年,見證了
本書不忘初心,不問西東。一片爛漫,只向心中中國夢之圖說身邊事!這里有我28歲的《女人心緒》隨著青春而飛;有我38歲的《歲月匆匆》之藏嫂情緣,也有48歲的《難忘青澀》歲月積淀,更有不遠將迎來的58歲《行攝自我》……行攝實踐不算悠遠的長河里,有初入攝影時的羞澀習作,也有得大師傳授的體悟小片。從2002年涉足攝影,二十年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