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朝儒學思想研究
本書運用手的史料和現(xiàn)代哲學方法研究南朝儒學,主張南朝儒學思想是在儒釋道三家既相互斗爭又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包括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繼承傳統(tǒng)儒學思想,此以劉宋時期的何承天、蕭梁時期的范縝等為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較多地保存了傳統(tǒng)儒學的原貌,同時也有其無法調和的內在矛盾,后逐漸在與其他學派的斗爭中發(fā)展出以神滅論為核心的儒學體系。神滅論思想帶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同時也凸顯了該學派思想中相互對立的內在矛盾導致其陷入停滯和衰亡。第二,以傳統(tǒng)儒學中的禮學為核心思想,它以宋齊時期的雷次宗、王儉,蕭梁時期的皇侃為代表。他們吸取了具有濃厚道家色彩的玄學思想,又保留了傳統(tǒng)儒學的精華即禮學思想,同時也適應了六朝時期強大的門閥士族的需要,成為當時儒學思想的主流。第三,以汲取佛學思想而改進的新儒學思想,以劉宋時期的顏延之、宗炳和蕭梁時期的沈約、蕭衍(梁武帝)等為代表。他們覺察到當時的儒學面臨的內在矛盾,以及由此導致的在性與天道關系上的沖突,從而吸取佛學的形上思辨以彌補儒學的缺陷,形成一套儒釋合流的富有義理色彩的思想體系。這一變化開啟了后來的儒學發(fā)展方向,成為具有強烈義理色彩的宋明理學的濫觴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